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里,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争,硝烟散尽下局势相对稳定。但国家之间关系仍然紧张,因为发展路线的不同世界自动划分为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个阵营。
因此当苏联和南斯拉夫宣布解体后,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都受到了冲击,一场博弈变得不再势均力敌,很多社会主义国家被迫在夹缝中勉强生存,这里面老挝便首当其冲。
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深远
老挝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的藩属国,后被日法侵占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殖民地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老挝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,一直都在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而漂泊,所以它没有属于自己的民族凝聚力和发展路线,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弱势国家,一直被侵占压迫。
如果一个国家一直经历战争,那么自身经济发展一定会受阻,老挝就是这一理论最切实的实践者。从最早的日本开始,老挝一直在经历战争,甚至于二战结束后也不断爆发小规模内战。
国家上下围绕的中心都是怎么打仗,各方势力重心也都放在夺势夺权上,没有人关注老挝的经济发展问题。
首先是战争耗损,物资人力都是由经济转化的,老挝要打仗,就要花钱。所以本并不富裕的国库大部分都给了战争,在民生教育方面和产业发展方面可以说没有任何投入。
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是可以有所得的,他们可以侵占小国将其作为殖民地,扩大本国的产业市场。也可以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获取赔偿,往往都是巨额的资金赔偿。再将夺来的经济投入到军事和产业上,从而进一步获取利益。
而老挝则是陷入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恶性循环,被拖入战争消耗国力,没有任何赔偿又被拖入下一场战争。因为基础是贫穷的,所以战争对老挝来说只能是无休止的消耗。
用绝处逢生来形容无产主义思想的诞生是最合适不过的,老挝在经历了一系列摧残压迫后催生了无产阶级,并受到了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指引和援助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,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。
只不过好景不长,二战后老挝因为走社会主义路线而遭到了美国的针对和打压,并且又一次被拖入了战争。虽然“越南战争”中心并不在老挝,但老挝作为邻国深受其影响,美国在老挝境内埋下的炸弹至今仍未被完全清除,限制了老挝的发展空间。
之后苏联瓦解,社会主义阵营也备受打压,老挝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,经济又遭停滞。其实中国也是经历过这一时期的,但中国根据国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社会主义改造,经历过失败最终找到属于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。
老挝却自始至终一直在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而改变,从未有过自己的主张和明确的发展方向。没有尝试改变,一直得过且过,可以理解是基础薄弱的缘故,一直在别人指引下前行,没了指引,就再一次失去方向。
俗话说得好: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即使老挝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路线,也没有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。长期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,国库空虚,贫穷的基础外加没有后续的发展,使老挝没能站起来,一直处于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。
“小国寡民”的老城
老挝素来都有“小国寡民”的称号,不了解的人一定会以为老挝富得流油,因为很多欧洲国家也有此称号,但老挝的现状打破了大家对这一说法的固定思维。
从地图上看,老挝被夹在越南和泰国之间,完全被包裹的形态扼杀了这个国家获取更多经济来源的念头。国土面积较小,人口也稀少,是非常类似于欧洲列国“小国寡民”型的城市形态。
但欧洲大部分国家虽然也是“小国寡民”的城市形态,劳动力缺乏,本国领土不具备太多发展要素。他们却可以以本国为基础,不断向外发展。
除此之外,欧洲国家都有最基本的资源,人口少,人均资源就凸显得格外丰厚。而老挝就恰恰相反,没有资源作为基础。节流往往只是开源的辅助环节,根本关键点还是要开发资源。
老挝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,抛开老人和小孩,可以独立工作的成年人非常少,劳动力短缺。并且老挝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和轻工业这种落后产业,在这个时代不具备任何优势,投入再多经济也不会有大幅度提升。
据很多报道资料介绍,老挝人民对其现在的生活状态是非常满意的,生活闲适洒脱,虽然物资匮乏但并不影响生活所需。没有生活的迫切需求,在经济方面就没有追求,无供无需的现状是政府政策没有太大改变的原因,一直按以往道路稳定前行。
人文思想也是助长城市风气的一个重要因素,在安逸的状态下,大家并没有对提高生活质量有迫切需求。
来自“内陆国”的局限性
最早熟悉老挝,是因为其地理位置靠近中国,属于中南半岛的一个内陆国家。老挝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内陆国家,北面环山,四面都有邻国,甚至没有一个小海港。完全限制了其发展空间,像是被完全压制住的笼中鸟。
它没有海域,甚至没有河域,这就意味着老挝的境外贸易往来只有陆路交易这唯一可行的途径。
日本央行还强调,外汇波动对价格的影响已大于以往,必须警惕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波动对日本经济和物价的影响。利率决议公布前,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也表示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国经济的看法与日本的观点一致,将关注美联储决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。
临海对一个国家有多种重要呢?抛开所属海域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不说,现代大多贸易往来都是通过航运和海运来进行,老挝直接失去了这一重要途径。
比起传统的空运和陆运模式,海运能够增加每次运输的货物量,从而减少人力资源和运输成本,所以现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会选择海运这一途径来运输货物。虽然有季节的局限性,但在大多数国家看来是非常快捷便利并节省资源的交通方式。
并且以中国为例,靠近南海,东海,这些都是天然海港,占据非常优势的自然条件。对比与西部地区,东部,东北和东南这三个方向相对更具备发展优势,经济条件也更加优越。同理也能看出老挝为什么至今仍然贫困落后,与远离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除了丧失天然运输的机会外,也缺少了很多经济往来的机会,因为没有海港和运输途径,很多产品无法进行交易。在国际形势上看来,国家之间选择合作时,大家也会权衡利弊,分析各国优势,老挝无疑不具备任何被选择的优势。
同时在老挝境内,多山地,少平原,地势地形上也非常欠缺,不具备发展农业的机会。虽然老挝人口基数小,农产品产量给自身的消耗非常小,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出口其他国家,通过贸易往来增加经济收入,不失为一个机会。
但是历史上战争给老挝土地带来了严重的损害,破坏了土壤原有的活性,不能作为良好的培育农产品产地。多山地的地形条件使原本可以进行农业种植的土地受限,每年的产出量并不富裕,即使人口稀少,自身消耗完全足以支撑,出口量也不被各国所需,无法因此而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。
历史上饱受伤害的国家绝不止老挝一个,但影响深刻无法自愈的一定是它。虽然非洲各国受自然气候影响,农业发展也非常受限,但尼罗河流域各国却不受这些因素限制,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。
这是因为淡水因素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,靠近河流的土壤活性本就好,外加不缺水资源,所以非洲国家也能成为农业大国。
相较而下的老挝就委屈多了,不仅没有外海的资源支持,国家内部也没有能满足需求的内流河域。仅湄公河流域附近一小部分地区,在水源支撑下稳定发展。
也许是运气使然,这个国家在地理分布上占据了最不利的优势,无论发展什么产业都很有局限性。所以即使在社会主义路线的引领下,也没能寻得突破,在同阵营的各国迅猛发展时期,受限于无海港无海域,影响至今。
地理位置不仅影响了农业和商业往来,旅游业也困于其中,没能有所突破。
在21世纪的今天,世界各国的一大经济支柱就是旅游业,甚至很多国家仅靠这一产业就能保证经济活力,创造出产业价值。老挝作为中南半岛上唯一内陆国家,有很多旅游资源,并且历史遗迹较多,很多古地可以作为游客的经典打卡地。
但是老挝也有一个称号“老年旅游地”,他的景点大多以观赏为主,年轻人少有人去。而现在年轻人才是在这一产业上经济支出较多的群体,老挝显然不具备这一优势,未能在经济上取得突破性发展。
空有口号的发展现状
时至今日,老挝产业主要发展模式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,以小农经济收入为经济支柱。这一经济理念大家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,以落后农业和轻工业为产业支柱,近几年才开始发展旅游和服务业。
其中的落后性就不必多说了,时代不断发展,世界格局与潮流都在不断更改,如此频率下,老挝的闭锁性极强,完全被甩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之外。
老挝的工业占比是非常低的,这是因为自身领土范围较小,不具备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。同时人口稀少,在劳动力方面也存在很多难题,不足以支撑工业模式的发展。
七十年代,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,率先进行改革开放,引进外资,发展合资企业。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就,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效仿对象。模仿这一“改革开放”模式,老挝也是其中一员。
在世界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大潮流中,老挝并没有具体分析,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基点,而是盲目立下改革工业与引进外资的目标。
在外交方面老挝费时间精力与邻国交好,开展外交事业,但却忽略了引进外资需要结合自身优势,才能让国外企业看到发展空间,选择合作,一定是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。
老挝交通设施落后封闭,成为羁绊其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。交通作为一个基础设施,不仅是运输货物的渠道,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。老挝基础设施不完善,不占据任何资源区域优势,在起步线上就输给了同类型的社会主义国家。
社会主义路线本是一个机遇,在各国潮流和政策的指引下,会获得额外的机会。但错过这一时机,就跟不上发展速度,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找下一次发展机会,而不是陷于固有路线无法脱身。这样只会永远在落后模式中生存发展,无法取得突破。
老挝至今国民经济水平低下,尚不如非洲部分国家。作为中南半岛的社会主义国家,这样的发展速度显然是令人唏嘘的。
没有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取得自己一席之地,未来发展会更加受限股票配资哪家好推荐,改革开放的余存影响还在,但世界经济形势一旦再次发生改变,老挝的发展空间就更加难测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下股票配资_线上配资交易_线上配资股票观点